借款利率上限:最新国家规定
借贷时,借款人的利息支出是否合法受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我国现行法律明确规定了民间借贷利率的最高上限,以保护借款人不受高利贷侵害。
民间借贷利率上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民间借贷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
LPR是央行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反映银行间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的定价基准。LPR的最新值可在央行官网查询。
计算公式
根据《民间借贷规定》,借30万一月利息的最高上限计算公式如下:
最高利息 = 借款金额 × 月利率 × 12
月利率 = 一年期LPR × 4 ÷ 100% ÷ 12
举例说明
假设当前一年期LPR为3.85%,借款金额为30万元,则借30万一月利息的最高上限计算如下:
月利率 = 3.85% × 4 ÷ 100% ÷ 12 = 0.128%
最高利息 = 300000 × 0.128% × 12 = 460.8元
因此,以借款金额30万元、期限1个月为例,借款人每月支付的利息最高不得超过460.8元。
超过利率上限的法律后果
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超过了《民间借贷规定》规定的上限,则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有权拒绝支付超出利率上限的利息,并要求出借人退还已支付的超出部分。
此外,对于放贷人收取高利贷的行为,我国法律明确禁止。根据《刑法》规定,非法放贷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