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3万元还款3万4千元是否合法?
根据《合同法》第210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借款人逾期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
因此,借款人借款3万元,还款3万4千元是否合法,取决于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利率。如果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利率符合法律规定,则借款人还款3万4千元属于合法行为。
利率计算合法性
《合同法》第221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利息。约定的利息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利率。借款合同对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没有约定利息。
目前,我国法律规定的利率包括:
法定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用于计算民事行为中的利息和其他费用。
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用于计算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贷款利息。
如果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利率超过上述法律规定的利率,则该利率无效,以法律规定的利率为准。
本案例中是否违法
本案例中,借款3万元还款3万4千元,利息为4千元。若借款合同约定利率为年利率6.20%,则借款期限约为2年。
根据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2023年1月1日前为年利率4.35%,2023年1月1日后为年利率4.15%。因此,本案例中的利率低于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属于合法利率。
综上所述,在本案例中,借款3万元还款3万4千元的行为属于合法行为,利率计算亦符合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