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法放贷罪?
非法放贷罪是指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依法批准,向个人或单位借出资金,并收取高息或其他不法收益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75条的规定,构成该罪需要具备以下要件: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依法批准,向个人或单位借出资金;
收取高息或其他不法收益;
情节严重。
借20万一个月收1500利息是否犯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以月息20%为基准线,超过此标准的可以认定为高利放贷。借20万元,一个月收取1500元利息,折合成月息为1500元/20万元×12个月=9%,低于月息20%的基准线,因此不属于非法放贷行为。
非法放贷罪的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第175条的规定,犯非法放贷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情形包括:
借贷金额巨大;
收取利息特别高;
多次非法放贷;
造成严重后果;
其他严重情节。
非法放贷罪的刑事后果
根据《刑法》的规定,犯非法放贷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具体量刑时,将根据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法院在判决时,除了判处刑罚外,还会对非法所得的利息依法予以追缴。
如何避免非法放贷行为
为了避免非法放贷行为,借款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向正规金融机构借款;
了解贷款利息,避免高利贷;
保留好借贷凭证;
如遇非法放贷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