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3万还6万算不算高利贷?计算方法详解
所谓高利贷,是指按照高于国家法律规定的利率出借货币的行为。在我国,民事法律关系中借贷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过该利率出借货币即属于高利贷行为。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计算是否高利贷的方法如下:
1. 确定借款金额
确定借款金额,包括本金和利息。
2. 确定实际还款金额
实际还款金额是指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实际支付给贷款人的全部费用,包括利息、手续费、罚息等。
3. 计算年利率
年利率 = (实际还款金额 - 借款金额)/ 借款金额 / 借款期限 × 360 天
例如,借款3万元,借款期限为1年,实际还款金额为6万元,则年利率计算如下:
年利率 = (6万元 - 3万元)/ 3万元 / 1年 × 360 天 = 100%
4. 判断是否高利贷
将计算出的年利率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进行比较。如果年利率超过该利率,则属于高利贷行为。
在我国,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一般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截至2023年3月,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4.35%,则高利贷利率上限为17.40%。
因此,借3万元还6万元的年利率为100%,远高于17.40%的高利贷利率上限,属于高利贷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
民间借贷中,手续费、罚息等费用也应计入利息计算。
因利率浮动等原因,实际年利率可能会有波动,计算时应以合同约定为准。
如果借贷双方约定利率高于高利贷利率上限,但未实际支付利息的,不属于高利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