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4000元不还犯法吗判几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有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拒不返还借入的债务,尚未构成犯罪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二)》的规定,债务金额“数额较大”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对于债务金额的数额标准,司法实践中一般以3000元至5000元为分界线,不足3000元的,一般不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情节严重”,3000元至5000元(含5000元)的,一般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情节严重”,5000元以上的,一般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特别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借4000元不还,如果情节严重,有被判刑的风险,判刑的轻重取决于借款金额、借款人还款能力、借款人拒不还款的动机和态度等因素。
具体情节解析
1、借款金额:借款金额越大,则刑罚越重。如果借款金额达到数额较大或者巨大的标准,则可能构成犯罪,最高可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2、借款人还款能力:如果借款人有能力偿还借款,但拒不偿还,则可能构成犯罪。相反,如果借款人确实无力偿还借款,则可能不构成犯罪。
3、借款人拒不还款的动机和态度:如果借款人拒不还款的动机是出于恶意,或者拒不还款的态度恶劣,则可能构成犯罪。相反,如果借款人拒不还款的动机不是出于恶意,或者拒不还款的态度较好,则可能不构成犯罪。
4、是否已经判决:如果借款人已经收到法院的判决书,但拒不偿还借款,则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相反,如果借款人尚未收到法院的判决书,则可能不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