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利息的法律法规
借款时是否收取利息,以及利息的利率,均受到法律法规的规范。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的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是,如果借款利率超过国家规定的利率,则属于高利贷,受法律保护。
国家规定的利率
我国国家规定的利率包括贷款基准利率和上浮、下浮利率。贷款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用于计算各种贷款利率。上浮利率和下浮利率由商业银行根据贷款风险、借款人信用等因素确定,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比例的调整。
民间借贷利率的最高上限
为了防止高利贷的泛滥,国家对民间借贷的利率上限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2023年1月为年化利率25.92%)。
超出国家规定利率的利息是否违法
如上所述,超出国家规定利率的利息属于高利贷,受法律保护。借款人无需偿还超出部分的利息,并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出借人返还已经支付的高利息。
借20万被索要利息是否违法
判断借20万被索要利息是否违法,需要具体分析以下问题:
借款合同是否约定利息?
约定的利息是否超过国家规定的利率?
借贷双方是否是民间借款关系?
如果借款合同约定利息,且利息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利率,则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利息。否则,出借人索要的利息属于高利贷,受法律保护,借款人无需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