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概况
借贷是一种经济活动,是指一方(贷方)将一定金额的资产提供给他方(借方),借方承诺在约定的时间内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民间借贷是指非金融机构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借贷行为。
民间高利贷的规定
在我国,《民法典》对民间借贷利率进行了规定:
法定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
合同利率:双方当事人协商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法定利率的4倍;
超过法定利率4倍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无需偿还超过法定利率4倍的部分。
借1万每月利息25元的合法性
假设贷款金额为1万元,每月利息25元:
年利率为:25元12个月/10000元100% = 30%
法定利率为:LPR4 = 4.9% 4 = 19.6%
因此,每月利息25元的借款利率为30%,超过法定利率19.6%,属于高利贷行为,该约定无效,借款人无需偿还超过19.6%的部分利息。
民间高利贷的危害
民间高利贷利率过高,会带来以下危害:
增加借款人的负担,导致债务危机;
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加剧社会矛盾;
滋生暴力催收等违法犯罪行为,危害社会治安。
防范民间高利贷
为了防范民间高利贷风险,建议:
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借贷;
了解并遵守法律法规,避免签订高利贷合同;
量力而行,理性消费,避免过度负债;
遇到高利贷纠纷,及时向人民法院或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