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2500元不还是否可以立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借款金额是否可以立案与金额大小无关,只要符合起诉条件即可。但借款2500元属于小额标的,不属于刑事案件范围,只能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
民事诉讼流程
1. 起诉
原告(债权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提供借款凭证、催收记录等相关证据。
2. 立案
法院审查起诉状和证据,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受理,并向被告(债务人)送达起诉状副本。
3. 应诉
被告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应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交答辩状,并提交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4. 开庭审理
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到庭参加庭审,由法官主持审理,对案件事实、证据进行质证,并进行法庭调查。
5. 调解
在庭审期间或庭审外,法官可以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
6. 判决
经过审理,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作出判决,认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判决被告偿还借款本金、利息以及案件受理费。
7. 执行
判决生效后,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由法院强制执行判决,实现债权人的胜诉权益。
法院判决标准
法院在判决借款纠纷案件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借款合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借款金额的数额和偿还期限
债务人的还款能力和态度
原告的催收证据
双方当事人的其他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