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立案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有明确的被告;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借1500不还可以不可以起诉
根据《民法典》第667条的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借款人不按时返还借款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借款人构成违约,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因此,借1500不还可以起诉。起诉时,原告应当提供借款合同、借条等证据,以证明借款事实和违约事实。
法院如何判决处理
法院在审理借款纠纷案件时,一般会根据以下因素作出判决:
借款合同是否有效;
借款人是否已经偿还借款;
借款人是否有正当理由不偿还借款;
借款人是否具有偿还能力;
借款双方是否存在其他约定等。
如果法院认定借款合同有效,借款人已经偿还借款,或者借款人有正当理由不偿还借款,法院一般会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如果法院认定借款合同有效,借款人尚未偿还借款,借款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偿还借款,法院一般会判决借款人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
如果法院认定借款合同有效,借款人尚未偿还借款,借款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偿还借款,但借款人没有偿还能力,法院一般会判决借款人分期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