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不还是否能起诉
在借贷关系中,借款人逾期不还款,出借人可以依据《民法典》第667条等相关规定行使诉权。即使对方有案底,只要符合起诉条件,出借人依然可以提起诉讼。
起诉条件
出借人起诉借款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有明确的请求和事实、理由。
有证据证明借贷关系存在。
借款期限已届满。
借款人未按时还款。
起诉流程
出借人起诉借款人需要经过以下程序:
1. 准备证据:收集借条、转账记录、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
2. 到法院立案: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证据材料。
3. 送达起诉状:法院将起诉状送达给借款人。
4. 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出庭,陈述案情,出示证据。
5. 判决:法院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法律措施保障权利
除了诉讼,出借人还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措施保障自己的权利:
申请支付令:符合《民事诉讼法》第266条规定的情况下,出借人可以申请支付令,强制借款人还款。
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胜诉判决生效后,出借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法院依法查询、扣押借款人的财产变现清偿债务。
申请破产清算:如果借款人资不抵债,出借人可以申请破产清算,由法院依法拍卖借款人的资产清偿债务。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
起诉时效为三年,出借人必须在借款期限届满后的三年内起诉,否则丧失胜诉权。
如果借款人有财产,出借人最好通过法院申请保全措施,防止借款人转移财产逃避债务。
诉讼过程中,出借人应当积极提供证据,证明借贷关系及其合法性,以提高胜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