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高利贷是指以高于国家规定利率向借款人发放贷款的行为。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若超过此利率,则属于高利贷。
借5万24期利息1万,年利率为:
(1万/5万) 100% / 24 = 8.33%
借5万24期利息1万是否属于高利贷?
根据2023年3月的LPR(4.65%),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为18.6%。本例中,年利率为8.33%,低于18.6%,因此不属于高利贷。
高利贷的危害和法律责任
高利贷不仅会造成借款人巨大的经济负担,还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催收暴力:高利贷放贷人往往会采用暴力手段催收欠款。
债务陷阱:高利息压得借款人喘不过气,陷入恶性循环的债务陷阱。
社会不稳定:高利贷泛滥会导致社会治安恶化。
我国法律对高利贷行为严厉打击,包括:
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追究放贷人的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由相关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民事责任:借款合同无效,借款人无需偿还高利部分的利息。
借贷安全提醒
为了避免落入高利贷陷阱,借款人应注意:
选择正规借贷平台:通过银行、持牌小贷公司等正规渠道借款。
了解借款利率:在签订借款合同时,清楚了解借款利率和还款方式。
避免过度借贷:量力而行,避免陷入高利贷的泥潭。
遭遇高利贷骚扰: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拨打12321举报。
只有共同抵制高利贷,才能维护金融秩序,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